首页 > 知识

【佛说阿舍须摩提女经】(三国吴)释支谦译

《佛说阿舍须摩提女经》是由三国吴国时期著名的西域高僧译者支谦所译,属于早期汉传佛教经典之一。这部经以女性修行者阿舍须摩提为主角,通过她与佛陀的对话展现佛教关于女性信仰者的修行路径、觉悟境界及其与男性修行者的平等地位,是佛教在东汉末至三国时期传入中国后,对性别、众生平等等观念的重要表达之一。

支谦,原为月氏人,法号“支”,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期、最重要的译经家之一。他一生译出多部佛经,语言优美通畅,既保持梵文原义,又贴合汉语表达,是佛教教义汉化初期的关键人物。此经也是他在吴国孙权政权庇护下译出的诸多经典之一。

经文通过叙述阿舍须摩提女的发愿、修行、持戒、布施等事迹,展现她在佛陀教法中的成就,强调女性众生同样具有成佛之性,打破当时社会与宗教对女性修行的种种偏见。经中还特别强调信心、忍辱、智慧与慈悲等修行核心要素,内容朴实明晰,兼具说理与感化力量。

值得注意的是,《阿舍须摩提女经》在早期佛教传播中具有重要象征意义。它不仅是为在家或出家的女性信众提供修行范式,也是佛教在华夏文化土壤中调和儒家性别等级观的一个实践体现。女性修行者能够通过经文获得肯定与激励,推动了佛教在广大女性群体中的传播。

该经传世版本多为敦煌遗书与早期宋元抄本所保存,在日本、朝鲜等地也有翻印流传,尤其受到净土宗与法华信仰体系的重视。其文义简洁、篇幅短小,常作为女众讲堂与信士家庭诵读之用,具有教化与安慰双重功能。

《佛说阿舍须摩提女经》不仅是一部讲述佛法实践的经典,更是早期汉传佛教中有关性别平等思想的标志性文献。它让我们看到在支谦的努力下,佛教义理不仅被翻译成汉语文字,更融入了中国社会对道德、角色与修行的认知体系之中。

【佛说阿舍须摩提女经】(三国吴)释支谦译


  • 没有相关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