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知识

【大集经月藏分】(隋)释那连提耶舍译

《大集经月藏分》是大乘佛教经典《大方等大集经》中的一个重要分卷,由隋代高僧那连提耶舍(Narendraya'sas)译出,属于佛教“大集部”经藏中的核心内容之一。该经以“月藏”菩萨为主角,通过其与佛陀的问答形式,阐述大乘修行者如何在末法时代中坚定信愿、修福修慧、弘扬正法,并最终成就佛果,具有浓厚的菩萨行教化与末法应对色彩。

“月藏”是经中一位智慧圆满、辩才无碍的菩萨名号,其意象多象征清净、圆明、光照众生之德。经中借由月藏菩萨的提问,展开对末世弘法、众生度化、菩萨六度万行、无住涅槃等重要大乘教义的深刻阐释,强调即使处在正法衰微、众生根机浊弱的时代,真正的修行人仍应以坚忍不退的精神行持菩萨道。

《大集经》原为大乘佛教集大成的教典之一,其篇幅宏富,全经共分为数十“分”,包括《日藏分》《月藏分》《贤护分》《虚空藏分》等,每一“分”皆以一位菩萨为对话主角,围绕其特质展开教法叙述。《月藏分》在这些分卷中,特别强调“末法弘教”的迫切性与修行人所应具备的慈悲、忍辱、智慧与精进四力,是为佛教教义向现实困境回应的典范。

译者那连提耶舍为中印度人,是隋代中期来华的重要译师之一,精通梵汉两语,尤擅大乘典籍的汉译工作。他在中国译经史上地位崇高,参与或主译的经藏涵盖密教、般若、涅槃等领域。他译出的《月藏分》语言典雅而通畅,兼顾了大乘理趣与实际修行,使得本经在隋唐时期受到诸宗重视,尤其在法相宗、天台宗与华严宗体系中多有引用。

《月藏分》对于后来“末法时代”理论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。其明确指出,法运有三阶段——正法、像法与末法,而在末法之中,众生烦恼深重、外道横行,唯有依仗菩萨发愿、修忍辱波罗蜜、弘扬正法,才能续佛慧命。正因如此,《月藏分》常被视作激励修行者不畏时代艰难、持续精进的精神灯塔。

《大集经月藏分》不仅承载了大乘佛教核心教义的展开,更通过月藏菩萨的象征意义,传达了在黑暗中发愿如月光般普照众生的修行精神。那连提耶舍的译本将这一份深广的愿力思想,确切地融入汉文系统,使其成为后世僧众讲法、立愿、修道的重要典范。

【大集经月藏分】(隋)释那连提耶舍译


  • 没有相关文章!